口埤部落生活館

我們的口埤部落生活館

在團隊與多位專家學者、在地耆老的共同對話下,建置了部落生活館。生活館的建立為執行5年活力計畫所結的果子,我們將原本閒置的主日學教室,重新整理,邀請專業的團隊為我們做展覽規劃設計。我們將5年來所訪談到的40位耆老故事、部落文化及歷史、先人遷徙路線部落地圖、部落信仰轉變過程、重現頭巾及傳統服飾繡紋、西拉雅語言的記憶與史料重建、以及1939年及1941年由日本語言學家淺井惠倫、國分直一於口埤國小記錄鄂朝來所唱的古謠,都在族人口中傳唱回來,讓每一份珍貴的史料,都能在生活館中作展現。

 

在訪談過程中長輩們總是說:「等他們都離開世上,屬於過去的文化記憶,也都隨著他們離開,而不再有人知道。」文化流失的很快,但是要找回並重建卻是困難與緩慢。因此我們團隊努力,將耆老們的口述歷史,經由影音及文字,藉由生活館的成立保存下來,傳承給下一代。

 

台灣這塊土地孕育了多族的文化,而我們為了復返西拉雅,每跨出的一小步伐都小心謹慎地往前走。這是活力計畫的句點,也是口埤部落生活館全新的起點。我們要向更多人訴說我們西拉雅的故事,還要一直說下去,因為這是我們珍貴的文化記。

 

信仰:基督徒的文化關懷與社區祝福

基督徒帶給社區祝福的方法,毋寧是效法基督,放下自我,讓生命向底層社會移動,謙卑地看見弱勢者的處境。據此,執行團隊通過有計畫地調查、整理部落記憶,嘗試活化昔日人文風景的行動過程中,發現:族人關於「生命」的認識架構,交織著來自不同土地的群體各自的生命選擇,以及適應這塊土地環境所產生的生活習慣與方式等。

因此,除了致力於歸還其歷史行動、決策者的主體性之外,整個計畫提供了一道契機,讓信仰的目光臨到在地人處境,重新瞭解本土信的仰實踐歷程。通過西拉雅口埤部落的生活記憶,不斷地探索與追問何謂「西拉雅族」?何謂「人」、「土地」和「生命」等問題?並在這過程中持續活化這份信仰。

 

口埤教會重要紀事一覽表

時間 重要紀事
1953年 新化教會劉華義牧師考量到信徒長期跋涉於新化、澄山二處教會的辛苦,在徵得澄山教會的同意下,劃分部份信徒歸入口埤,並得傅祥露長老大女婿也是教會初代信徒穆萬得提供茅草屋一間作為聚會之用,正式於9月4日分設口埤支會。
1956-57年 茅草屋禮拜堂破損,無法容納與日俱增的信徒人數,因此認為有建堂的需求;由長老傅祥露囑咐大女婿穆萬得奉獻土地,於第一任宣教師丁榮林及小會議長廖間淑牧師的領導下,於1957年2月28日完成首次建堂。
1957-58年 1957年11月17日,和會通過向中會申請升格為堂會,於隔年蒙准通過。
1970-73年 重建後的禮拜堂歷經多次大地震,至1970年有感不堪使用,由第一任牧師蕭棋田領導下重建禮拜堂及牧師館,直至1973年5月30日完竣。
1988年 經教會小會通過,購得教會周圍土地約0.6346公傾。
1997年 教會投入西拉雅正名運動,開啟尋找文化根源的另一扇窗。
2008年 結合社區資源,將教會的宣教落實在社區中,辦理各項文化活動、社區關懷。
2009年 同意提供教會用地予台南縣政府,設置社區入口意象望高樓與廣場展演設施。
2016年 以口埤教會底下「保證責任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山城社區合作社」提案,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五年期)」,推動「走出西拉雅的路──口埤部落歷史地景再現計畫」。
2020年 西拉雅口埤聚落生活館正式揭牌。

二、 方法:向下扎根,向上結果

有感於部落人口外流導致老化現象加劇,而文史調查與相關紀錄卻幾近於零。因此,自2016年起,以口埤教會底下「保證責任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山城社區合作社」為單位,開始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五年期)」,推動「走出西拉雅的路──口埤部落歷史地景再現計畫」,底下細分出「文化復振與推廣」、「營造民族生活環境」和「培育聚落營造人才」等子題,企求盤整部落資源,以文化力量扎根,哺育遷徙拉力沃土,帶動整體社區向上結果。

以下為五年計畫執行綱要:

 

執行年度 執行項目
105 秧苗型第1年 Ø  部落姓氏族譜調查

Ø  調查、整理部落文件、老照片與耆老故事

Ø  傳統空間Tarakal(部落接待屋)的修復

106 秧苗型第2年 Ø  部落姓氏族譜調查

Ø  調查、整理部落文件、老照片與耆老故事,出版《走出西拉雅的路:2017口埤部落歷史地景再現計畫》

Ø  調查、繪製舊街市集地圖

Ø  傳統空間Tarakal的修復

107 結穗型第1年 Ø  部落姓氏族譜調查

Ø  調查、整理部落文件、老照片與耆老故事,出版《走出西拉雅的路:2018口埤部落歷史地景再現計畫》

Ø  由王昱心老師擔任顧問,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協力執行,完成舊街市集地圖的彩繪磁磚(成品位於口埤教會外圍圍牆),出版《口埤部落市集風華》繪本。

Ø  傳統空間Tarakal的修復

Ø  鯉魚潭部落交流觀摩

108 結穗型第2年 Ø  部落姓氏族譜調查

Ø  調查、整理部落文件、老照片與耆老故事,出版《走出西拉雅的路:2019口埤部落歷史地景再現計畫》

Ø  聘請語言學者李淑芬老師和佟家安老師,學習古調

Ø  聘請段洪坤老師、尤瑪․達陸、王昱心、尤美茜和鄭惠美等老師,舉辦族服工作坊,並走訪左鎮菜寮化石館、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調閱典藏品進行研究。

Ø  傳統空間Tarakal的修復

Ø  屏東好茶部落交流觀摩

Ø  聘請翁佳音老師、李瑞源老師,籌畫三場歷史沿革工作坊

109 結穗型第3年 Ø  整合所有計畫執行成果,出版部落誌

Ø  聘請尤美茜老師和鄭惠美老師讓傳統服飾再現

Ø  邀請李瑞源老師和陳怡菁老師與族人及執行團隊,招開多次會議建置部落生活館

Ø  傳統空間Tarakal的保存

一、 提問:生之自覺

在台灣,「平埔族群」向來被視為是最早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同化的族群,在今日已經很難找回其原始模樣與文化本質。也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視為已死去的族群。時至今日,隨著更多學術機構與民間自主團體的調查與研究公開,加上「社會正義」意識日趨受到重視,呼求「平埔族」正名的聲勢也逐日高漲。

曾屬於平埔族西拉族(Siraya)根據地的「大目降」(Tavacan)一帶,在今日隸屬於口埤區域的一群居民,長久以來,因著其外貌特質、生活習性等特殊性,在長年與外界社群互動的經驗下,對於自身生命始終懷有某種朦朧的提問:「我是誰?我不是漢人,但又是什麼樣的『人』?」按圖索驥之下,開啟部落文化尋根、追求平埔族西拉雅族群正名等旅程。這場旅程發展到了2016年有了明顯的轉折,從政治的正名追求路上岔出支脈,藉由專家學者的引導下,開始展開系統性的田野調查、早期地景的勘查與地圖編製、古調與族服的復振,一直到文史館的建置。

1 2 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