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練就一身好本領的羅秀玉

小時候住在二坑仔的山腳下,後山是山房草及雜木,山沒有很高,前面有埕,下去有水田會出水泉,就坐埤堤寬2丈、高4丈,水土保持局當作攔砂池用;做工回來就搶先跳水游泳,跳埤我第一勇和尾叔仔,還有在草邊坡抓蝦,打撈起來是野生的黑鮮蝦,我們每天跳,照三餐跳埤,用站立浮游姿勢,抓埤塘的蝦子。

當時鄰居小孩子有十幾個,夜晚月光出來,就結伴在田間玩「矇估雞、佔柱子、搶君」這些遊戲,都玩到很晚,有時順便煮飯。阿爸當時要求很嚴,天未亮就吃飯,天亮時一定準時到田裡做工,土地約2甲、坡地約2甲,我十五、六歲就開始做伴工,5個姊妹時常換工。當時土地很肥沃有得吃,有播雙冬仔,連坡地也有種稻,靠下雨秋種冬收,種芋仔,坡地種甘蔗。稻米收成後,有按照人口比例分給當時貧窮的人吃。

我嫁來這裡時,因為我以前小時候常翻吃的,假如有番薯籤,就煮番薯籤,每天去捕蝦、抓青蛙、撿田螺,每天都吃這些過日子,煮番薯籤煮這些,天化也時常跟我去溪裡捉蝦、小魚當食物配,沒在賺錢,因為早期那些生活沒在賺錢,所以都沒有錢,都是翻東翻西來吃。

穆晃-我的阿嬤是李月

外公傅祥露從左鎮山豹來,日本時代他在大目降糖業試驗所上班做工頭,亦擔任新化教會長老,大姊穆旭經常陪他到處傳教,有時到山豹,有時到五甲势。外嬤李月常吃檳榔、喝自製米酒及水煙炊,傅祥露常笑李月是「煙、酒、檳榔三教難入天國」,那時她會唱牽曲,連三姨、尾姨都會唱,哼唱lakkimai oh lakkimai。

口埤部落傳唱古調

今年的活力計畫子項目的古調傳唱,因為有遠從美國回來的佟佳安音樂博士協助及參與,讓我們更增加了信心,我們慢慢的在重建我們口埤的長者們口中傳唱的古調,希望為我們的文化延續而努力,雖然目前所學的有限,但我們在朝夢想慢慢地前進著。

十字繡工作坊-2

有關於本年度計畫針對部落族服重現的執行方面,於3月30日假口埤教會舉辦工作坊,邀請到東華大學的王昱心老師,另外還有郭名茵及尤美茜老師來為部落學員講解西拉雅刺繡的特色,並展開實際的編織練習。一開始,王昱心老師以簡報介紹西拉雅刺繡及其特色。老師撥放出其所蒐集的各種文物影像,典藏出處包括日本真理大學。真理大學系統性的典藏,加上老師的攝影紀錄,讓學員能夠容易地觀賞到各種風格的紋飾。王昱心老師特別提到,刺繡的語言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異,例如比較明顯的是,大武壠族與西拉雅族的刺繡風格也不同,前者呈現出清晰的幾何造型,後者則表現出更加有機而感性的造形思維。這些差異,也意味著不同文化群體面對相異的生活場域下,所產生的變化現象,諸如異文化貿易、交流等時代氛圍如何體現於編織之上。所以說,編織是一種靈活的技藝,王老師特別指出,不要被「十字繡」這個名稱所束縛,而是要從針的走法來理解早期西拉雅女性刺繡時的心思意念,因此,她希望以「針走的路來引導學。

族服重現工作坊三

延續前第一場協調會、第二場族服工作坊的學習成果,工作團隊前往左鎮菜寮化石館,申請觀賞館藏平埔族服飾。

有關於左鎮菜寮化石館,早在第一場協調會席間,便已陸續從段洪坤老師、王昱心老師等所分享的影片資料中看到過。化石館近年重新整修過,而平埔族西拉雅服飾文物則被收藏在舊校舍的儲藏室內,必須在專人的帶領下才能夠欣賞。因此,我們在館員的引導下,進入到儲藏室裡。文物分別被整理好,一一收藏在特製的盒子裡,存放在櫃子當中。團員們戴上事先準備好的手套,圍在桌子四周,館員一一取出紙盒,為我們打開。今日典藏於化石館典藏文物,包括來自於左鎮教會的被捐贈文物。另外,也有後人復原的再製品。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團隊親眼觀賞了各種衣飾文物。

 

翁佳音老師-西拉雅漫談-2

翁老師本次講座延續前一場次未說完的部分。一開始,老師提到幾個地名,包括「彰化」、「善化」和「新化」,(這些地名)都是「新」,這些地名反映的是和它早期的地名不一樣。回到新化。新化是從「大目降」(Tavocan)轉變過來的地名,依此類推,「善化」顧名思義即「化為善」之意,舊稱其實是「目加溜灣」(Backoloan)。(中間省略),翁老師說,從地名的演變,可以看出當地的歷史。

翁佳音老師-西拉雅漫談-1

翁老師以「講古」的方式,期望能夠激發觀眾認識的興趣;他解釋,通過說故事的方式,從趣味且比較能引起共鳴,能夠傳達某些道理而有意義的傳達目的,會比起只是單純地解釋歷史的來龍去脈更加生動些。他也期許觀眾可以在聽過這些故事之後,把自己感到有趣或有共鳴的地方,加油添醋下去,能夠說出更多的故事。本次講座主題共分為四節,依序是荷蘭時代以前、荷蘭時代、清代,最後是清代以降直到現代。

李瑞源老師-西拉雅歷史

李瑞源老師在講座一開始,先為觀眾解釋荷蘭時期的台灣背景。李老師指出,17世紀荷蘭時期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外來政權,「VOC」其實是屬於一間商業公司,荷蘭人基於地方治理、現實利益和宗教傳播所實施的各種制度,深深影響並改變原住民社會文化,特別是今台南一帶原住民。李老師提出問題,為何荷蘭文獻上的11社,演變為鄭氏家族、清初以降的4大社?從單社到社群的歷史演變,探究何種力量在發生作用?以及「社群單位」代表村社內部發生何種變化?接下來,李老師將分別透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會生活等面向來和觀眾一同探討,希望能藉此瞭解傳統以個別村社為認同中心的單位,如何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治理下轉型為社群單元?探究此結構化的社會現象,能夠對區域族群關係的生成與組織化,產生充分歷史認知與個案研究基礎,即村社到社群的認同與整合過程;而通過制度史研究的途徑,則能夠留意隱藏在制度史背後的社會人群活動。

李老師的講座大致分為四個層次:新港社民族誌、外力入侵的台南平原(1622-1636) 、荷蘭人治理下的社群關係(1636-1662),最後為小結。

1 2 3 4 5 6 11